• 客户端
  • 微博
  • 公众号
  • 数字报
当前位置:首页

默认栏目

详情

笮山若水绘共富丨一池冷水鱼,激活振兴梦:高山冷水育出“热”产业

来源:攀枝花市融媒中心 2025-04-28 21:26
0

在海拔2000米的云山深处,清冽的高山冷水沿着岩层缝隙潺潺流淌,晨光中泛着碎银般的粼粼波光。错落有致的鱼塘如明镜镶嵌山间,与远处的青山相映成趣。格萨拉彝族乡支六河村,这个曾经寂静的小山村,当第一尾鲟鱼跃出水面时,沉睡的山水焕发出蓬勃生机。

清晨5时30分,养殖场负责人肖如民准时来到鱼塘边,舀起一瓢饲料泼向水面,成群的鲟鱼便闻香聚集。“这些鱼可是我们村的‘宝贝’!” 他指着鱼塘里的鱼介绍,“鲟鱼属冷水鱼,对水质、水温要求严苛。我们村山涧水温常年保持在13℃-16℃,弱碱性水质配以优良生态,养出的鱼肉质紧实、毫无土腥味。”

曾经滋养村民日常生活的普通水源,因肖如民发现的产业机遇而实现价值跃升。2010年,盐边县永生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落户支六河村,首批2000余尾鲟鱼在此安家。2022年,该村通过盘活闲置鱼塘、以集体土地入股企业,构建起“党支部+合作社+农户”联动发展模式,让冷水资源真正转化为激活集体经济的“金钥匙”。

冷水鱼的养殖,不仅为村级集体经济年增收5万元,更为村民创造家门口就业岗位。从日常养殖管理到收获季捕捞,产业链各环节吸纳村民务工。“我们长期有3到4人在这里工作,月收入3500元。”村民陈阿呷边清理鱼池边说,“忙时周边的村民都来务工,挣钱顾家两不误。”

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该养殖基地新修12个标准化鱼池及其配套设施。目前,养殖场占地12亩,共有42个养鱼池,主要养殖三文鱼、鲟鱼、细甲鱼、鳕鱼、金沙鲈鲤等品种鱼类,年产量60余万斤。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依托高山冷水资源优势,不断完善冷水鱼养殖产业体系,拓宽销售渠道,打响支六河村高山冷水鱼品牌,推动冷水鱼养殖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助力村级集体经济持续繁荣发展。”格萨拉彝族乡相关负责人表示。


0

分享至:

精彩推荐
JINGCAI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