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默认栏目

城市有机更新专辑 || 仁和区扎实推进四十九片区城市更新打造共同富裕“仁和场景”

受攀枝花市工业初期发展影响,仁和区四十九片区存在功能配置失衡、商业生态滞后、基础设施系统老化等历史问题,导致片区长期呈现低效空间利用与城乡结合部风貌特征。为破解发展困局,四十九片区创新采用“系统更新+精准激活”策略,统筹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口袋公园建设、特色耍街打造等系统工程,对城市“金角银边”、背街小巷、老旧商业街区进行功能重塑,通过空间价值重构与消费能级提升的双向赋能,实现片区品质提升、经济活力增强与民生福祉改善的多重目标。
仁和区以四十九片区城市更新为创新试验田,率先构建“片区更新—全民共享—全要素激活”发展模型,采取“成片包装、多路筹资、共建共享”思路分步分期实施片区更新,推动老城区向“品质商业、自在生活、休闲娱乐、全龄友好”的活力城区迭代升级,不断夯实共同富裕特色场景。
(一)强化片区统筹,提升更新质效。一是规划引领谋篇布局。立足区域发展战略定位,编制《仁和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明确城市更新核心要素,对沙沟、坛罐窑、鑫岛等重点区域深入规划,探索城市更新改造内容。在空间营造方面,创造性提出“经纬交织”设计理念:纵向以城市主干道为发展主轴,串联生态南环(涵盖老街记忆公园、滨水休闲带等景观节点)与商业北环(聚合华芝潮玩广场、智慧市集等消费生态圈);横向依托银泰城、华芝广场、宝灵文化广场三大活力极核,辐射形成全时段、全龄段的城市活力网络。二是存量资源综合利用。按照“城中有园、园中有城”的城园融合发展理念,利用棚改腾空零星土地及周边闲置土地建设乐活共享公园、老街记忆公园等4个口袋公园,新增城市绿地约2000平方米,打造“一轴三带多组团”公园城市,不断提升“城市生态颜值”。社区牵头整合闲置场地和资源,通过空间翻新、功能重组等方式,打造社区文化角,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文化场地。三是激发夜间经济活力。沿线打造“烟火仁和”国潮风情街区发展夜间经济,以具有特色的红色集装箱商铺吸引40余户个体商户入驻营业,盘活老旧小吃商铺,升级店面,更好地满足市民多元化、多层级和品质化的夜间消费需求,激活消费市场新引擎。

乐活共享公园打造前后对比
(二)探索多元投入,增强更新保障。一是多方向争取专项资金。按照政策投向积极争取财政补助资金,争取到保障性安居工程中央省补助资金715.48万元;强化专项债券包装申报,依托片区老旧小区,包装并申报老旧小区改造专项债1700万元,用于范围内基础设施提升。二是多方式引导社会投资。按照“统筹建设安排,统一运营管理”思路,与企业签署合作协议,通过赋予经营权吸引企业出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由仁和区政府与攀枝花市华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攀枝花市顺洪集品牌公司等多家企业通过政企合力、联动实施,共同推进“烟火仁和”耍街、兰亭集市步行街、乐活共享公园、老街记忆公园等项目建设,并将管护权交予企业,为项目后续管理维护提供保障,同时企业通过停车收益、商铺经营等方式平衡投资收益。截至目前,引入社会资本投资15亿元、获得收益1.9亿元。三是鼓励商户“微更新”。在实施沿街商铺外立面改造过程中,鼓励商户出资共同参与,政府提供“基础模板+个性定制”设计方案供商户参考,共计完成45栋商铺改造,商户方案采纳率达80%以上。创新“经营权益包”兑换制度,对参与改造的100家商户授予外摆经营、夜间经济等7类特许经营权,同步推动业主方落实租金弹性调节机制,极大提升业主参与积极性。
(三)坚持多方参与,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公众参与体现为民决策。探索“居民规划师”模式,组建由街道、社区、党员代表、小区居民代表等组成的“规划师团队”,通过直接联系群众、召开业主大会、发放倡议书等形式,收集改造意见50条,引导居民在空间呈现、装饰、功能布局等设计上提出意见建议,参与闲置空间盘活利用、生态绿色环境建设、睦邻空间打造等更新改造。二是积分管理实现共建共治。印发《城市管理积分制管理办法(试行)》,动态评选出锦旗商家10户、绿牌商家15户、黄牌商家260余户、红牌商家10户。通过授予锦旗和挂“红黄绿”牌的分级监管模式,充分调动市场主体参与城市“共建共治”,有效解决城市沿街商铺卫生脏乱、占道经营等“老大难”顽疾,营造共建共治共美新局面。三是强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利用“这里仁和”“gogo攀枝花”公众号、“在仁和”APP等新媒体平台,推送一系列关于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的报道与成果展示,通过图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改造前后的鲜明对比,宣传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正面典型案例,发挥其以点带面、典型引领的示范带头作用。

居民协商议事

积分制管理动员商户
(一)推进商圈建设,激发经济活力。系统推进背街小巷、老旧商圈更新改造,形成“国潮体验+时尚消费+夜间经济”三维业态矩阵,构建全域“15分钟品质生活圈”。创新“沿街商业+立体空间”复合开发模式,实现商业载体增值率提升35%、夜间消费占比突破43%。其中,烟火仁和国潮风情街通过场景化运营日均客流量达3500人次,实现营收50000元/天,年度培育网红店铺12家,带动周边商铺租金上涨28%;同乐时尚消费街区翻新改造商铺18家,引入精品餐饮、主题酒馆等新业态商铺7家,投资企业月租金收益高达30000元/月,引进商家日均销售额约7000元/天,片区经济活力不断增加。
(二)推进产业提质,实现就业增收。仁和区紧扣“产业业态升级与民生福祉增进”双轮驱动战略,通过实施城市更新,构建“消费供给优化—就业结构升级”良性循环体系。截至目前,四十九片区城市更新带动周边商业提质增效,新增市场主体54户,业态分布包括传统餐饮业、休闲娱乐产业、酒店民宿业、便利零售业、养老托育产业等各色业态20余项,实现低端商业提质升级达110余户,带动新增就业岗位800人,盘活闲置商铺门面50余家。
(三)打造友好社区,丰富群众生活。通过空间翻新、适老化改造等方式,将功能单一的社区活动中心,打造为提供休憩、便于残障活动的社区友好空间。由社区牵头整合闲置场地和资源,创建“技能提升+文化传承+康养体验”社区教育模式,引入琴行、画室等15家专业培训机构,开设尤克里里、扎染织物、茶艺、香道、游泳等36门课程,参学人数超500人,居民享受到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