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默认栏目

萌娃“问天” 解锁气象新技能

“叔叔,这个大圆盘是探测外星人的吗?”7月16日上午9时,攀枝花市气象局迎来一群特殊的小访客——28名花城研学小记者手持采访本,围着气象设备展示区的天气雷达等设备向工作人员提问,开启了一场气象探秘之旅。
在气象设备展示区,自动太阳跟踪器、中国卫星广播系统等“科技重器”让孩子们大开眼界。当工作人员讲解增雨防雹火箭架时,一名小记者突然举手:“这个炮弹打出去会变成彩虹吗?”引得现场笑声一片。工作人员解释道:“这个装备发射出去的是人工增雨‘催化剂炮弹’,不过下雨以后有可能见到彩虹哦。”
在参观了辐射传感器、自动气象观测站、天气雷达、65式双37高炮等气象设备后,小记者於程又感慨道:“没想到气象监测设备这么先进,科技感十足。”
“卫星云图上的这些颜色代表什么意思大家知道吗?”“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感觉到的温度要比天气预报的温度更高呢?”走进气象灾害预警中心,工作人员抛出问题瞬间就抓住了小记者们的眼睛。随后,气象局的工作人员通过卫星云图动态展示,生动形象地给小记者们上了一堂有趣的气象监测课。并通过PPT、极端天气实况录像展示等方式,给大家普及了在极端恶劣天气下的防范应对措施。谢遂心小朋友认真记下:“遇到冰雹要躲进坚固建筑,雷雨天气不能在树下避雨。”
“阿姨,这个炮弹打到天上就完全消失了吗?”“炮弹残渣会不会砸到人?”在人工影响天气中心,小记者们一边研究增雨弹模型一边向工作人员提问,一个个充满童趣的问题不时引来欢乐的笑声。“大家放心,我们的炮弹基本上都是在人烟稀少的区域投放,而且最后还有降落伞减速,不会砸到人的。”工作人员一边耐心回答孩子们的问题,一边向孩子们普及人工增雨的科学原理。於程又在听完老师的讲解以后告诉记者:“以前爸爸妈妈都说是人工降雨,这是错误的说法,以后我要告诉他们那叫人工增雨。”
活动尾声,天气预报演播室体验环节把活动推向了高潮。小记者们纷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当看到演播室内明明是在绿幕前播报天气,而导播台前背景却变成了卫星云图时,大家纷纷发出惊叹:“原来天气预报的背景自己就换了啊!”吴承泽在体验完天气播报后告诉记者:“在学校我也经常担任主持人,可跟在演播室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天气预报的主持人要记地图、看数据、练手势。”
带队老师表示,这种沉浸式研学比课本教学更生动,孩子们在触摸增雨弹壳、观看设备模型的过程中,自然就记住了各种气象知识。下一步,花城研学小记者还将持续开展各种科普研学活动,让同学们在感知、探索中,激发其科学兴趣,启迪科学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增强科学素养。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