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微博
  • 公众号
  • 数字报
当前位置:首页

默认栏目

详情

攀枝花市司法局、攀枝花市工商联联合召开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工作座谈会

来源:攀枝花市融媒中心 2025-07-08 15:16
0

7月3日,攀枝花市司法局、市工商联联合召开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工作座谈会,聚焦“如何更高效服务民营企业”这一核心问题,组织市律师协会、攀枝花仲裁委、攀枝花公证处、重点商(协)会及民营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商良策。市司法局副局长张燕主持会议,市工商联秘书长高泽锋出席会议并讲话。

IMG_0666.JPG


会议指出,2024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达711.75亿元,同比增长7.3%,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51%,民间投资增长8.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57%,民营经济已成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但在法律服务护航和保障民营企业发展方面仍存在明显短板:部分企业反映存在法律服务与实际需求脱节、纠纷解决周期较长、合规指导针对性不足等问题,集中表现为服务不够精准、响应不够及时、协同不够顺畅等机制性梗阻。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围绕“摸准需求、改进方式、集聚合力、提高质效、快速响应、丰富形式”六个方面展开讨论,一致认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相统一,推动法律服务由被动应对向主动护航转变,由单兵作战向协同作战升级,由通用供给向精准供给转型,切实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经过深入讨论,会议初步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攀枝花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六项革新机制”。

一是建立需求精准对接机制,推动服务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升级。针对企业反映的“法律服务与实际需求脱节”问题,由市工商联牵头,常态化收集民营企业法律服务需求;司法行政部门根据服务需求,系统梳理涉企高频法律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律师事务所、仲裁委秘书处、公证处根据需求清单调整服务重点,确保服务供给与企业需求精准匹配。

二是建立服务主动供给机制,推动服务从“被动响应”向“主动服务”转型。针对企业“不知如何获取服务、何时需要服务”痛点,市司法局、市工商联将加大攀枝花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的宣传推广力度,依托平台开展企业法治体检,在重点项目落地、企业并购重组、知识产权保护等关键节点,提前匹配仲裁、公证、律师等专业法律服务,实现从“企业找服务”到“服务找企业”的转变。

三是建立资源协同联动机制,推动服务从“各自为战”向“多方协同”跃升。针对“服务资源分散、合力不足”问题,建立“司法统筹、工商联搭桥、协会传需”协同体系,司法行政部门负责统筹法律服务资源,工商联负责收集企业诉求并搭建沟通桥梁,商(协)会负责传递行业共性需求。三方适时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服务过程中的难点堵点,形成跨部门、跨领域的服务合力。

四是建立数智赋能转型机制,推动服务从“线下跑腿”向“云端智办”跨越。针对企业“服务流程繁琐、等待时间长”诉求,引导企业运用攀枝花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获取法治体检、智能咨询、机构查询等服务。推广仲裁网上立案、公证远程视频办证,提供预约、上门等利企服务,实现企业需求“秒级响应”,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五是建立纠纷快速化解机制,推动服务从“按部就班”向“特事特办”提速。针对企业“紧急纠纷处理慢、维权成本高”难题,开通涉企纠纷“绿色通道”,对材料齐全的涉企纠纷,确保24小时内受理,对事实清楚、争议较小的简单仲裁案件实行“速办速裁”,对复杂的公证事项实行“容缺受理”,允许企业事后补正材料,最大限度降低企业维权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

六是建立服务多元供给机制,推动服务从“单一供给”向“套餐服务”拓展。针对企业“法律服务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精准化”特点,推出“菜单式”服务,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法律政策解读+常见合同模板+法治讲座”;面向规上企业,提供“合规管理体系建设+重大决策法律审核”;面向龙头企业,组建“首席法律顾问团”,提供个性化、精准化、便捷化法律服务。


此次形成的“六项革新机制”,紧扣“精准、主动、协同、数字、高效、多元”六大核心要素,覆盖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全链条,旨在通过机制创新推动服务从“粗放覆盖”向“精细赋能”深度转型,切实提升企业法治获得感,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0

分享至:

精彩推荐
JINGCAI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