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默认栏目

犀牛村百香果熟了!初种见成效,村民咨询忙


九月的渔门镇犀牛村生机盎然,百香果藤蔓顺着支架肆意蔓延,翠绿叶片层层叠叠,其间垂挂的果实或紫亮饱满、或青绿喜人——犀牛村首批试种的百香果正式迎来丰收季,为村庄添上了一抹鲜甜的“致富色”。 这份丰收的喜悦,离不开共富带头人李永辉的敢闯敢试。早在去年11月,李永辉便关注到外地百香果产业的多元价值:既能通过鲜果销售获取收益,又能依托果园发展采摘体验,市场潜力十足。抱着“为村民探路”的想法,他毅然承包60亩田地,开启百香果试种探索。为科学种植管理,他不仅带领村民代表远赴广西省百香果主产区考察学习,还主动邀请农技站专家全程指导,从优质品种筛选、标准化棚架搭建,到日常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如今踏入这片果园,沉甸甸的果实吊满了藤蔓,首批采收的鲜果经检测甜度完全达标,市场反响热烈,“目前成熟的百香果已被订购一空。”谈及收成,李永辉的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期待。 试种成功的消息在村里传开后,立刻点燃了村民的参与热情。在村里党员大会上,不少村民围着李永辉问个不停:“这百香果种起来难度大不大?”“一亩地大概能有多少收成?”“果子成熟了,销路咋保障啊?”面对大家的疑问,李永辉总是耐心解答,还特意带着村民走进果园,实地查看挂果情况,手把手分享种植技巧与管理经验。“现在越来越多村民愿意跟着试种,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让犀牛村的百香果,真正变成家家户户的‘致富果’。”他的话语坚定充满信心。 从一片充满未知的试验田,到如今挂满枝头的丰收果,李永辉用试种成功的实践,为犀牛村探索出一条契合本地实际的特色产业路。他介绍道,接下来计划推广“企业订单+本地销售+体验采摘”的复合经营模式,以示范效应带动更多农户参与种植,逐步形成规模效益。未来,犀牛村将持续推动百香果产业从“试点培育”走向“规模发展”、从“产量提升”迈向“品质升级”,让这颗香甜的百香果,成为村庄乡村振兴的“特色名片”,更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黄金果”。盐边融媒欢迎关注“钒钛首县 滋味盐边”, 为早日把盐边建设成为雅砻江畔的璀璨明珠携手奋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1120200027)102篇原创内容公众号
记者:朱茂兰 杨涛
编辑 :李俊丨审核 :曾 静
监制 :胡 茜
盐边融媒
盐边县融媒体中心 主办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