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温暖之城”系列报道开播|首期走进攀枝花,讲述大数据赋能城市治理的温暖故事

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新媒体专业委员会指导,长沙市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协会承办的“温暖之城”系列报道暨融媒体展播活动从今天起正式推出。报道聚焦全国8个城市运用大数据实现智慧治理,让老百姓真真切切体会到城市的温度的故事,反映新质生产力建设智慧城市的做法经验,诠释城市建设重要理念,促进现代城市共同体建设。
让我们走进第一站——攀枝花。
今年,攀枝花受多雨、高温天气影响,本该在11月中下旬进入采摘期的近百万亩晚熟芒果,比往年提前了20多天成熟,错峰销售优势锐减,市场价格一路走低,急煞了仁和、盐边等区县高海拔村的芒果种植户和各路收购商。
眼看11月下旬已过去好几天,海拔1700多米的仁和区务本乡垭口村村民彭先勇急得上了火。不到一个星期,果价从3.7元跌至3.1元,几个熟识的果商不想进山,20亩果子还挂在树上,他每天要打出去20多个求购电话。
11月29日上午9点过,一个陌生的电话从米易县草场乡打来,彭先勇紧皱的眉头略有舒展。
打来电话的,是同样焦急的米易鑫瑞丰公司总经理李从茜。3天前,她拿到了来自广东佛山的20吨晚熟芒果订单,价格比市场价高出不少,但要求必须全部是一级果、必须在一个星期内发货。李从茜组织了几天货源,还差8吨的缺口。
两个素不相识的人,通过攀枝花特色产业的大数据应用联系到一起。
近年来,攀枝花加快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作为全国最大的晚熟芒果基地,全市在芒果产业上先后开发了“陌农帮”产业大数据平台、益农社冷链信息化平台,实现芒果供销信息发布、线上交易,以及冷库可视化信息与物流运输平台结合。目前,全市有6000余户芒果种植户、40多家芒果产业经营企业应用“陌农帮”平台,全市开通30余个益农社主体和100余个库体。如今,“陌农帮”与“益农社”平台累计使用人次已经超过8万。
在外务工多年,去年回村的彭先勇从父母手里接过果园经营权,他不想像父辈那样用传统的方式种果、卖果,第一时间就注册了乡上工作人员向他推荐的“陌农帮”应用小程序,多次在线接受平台农技专家关于芒果病虫害防治的建议。11月下旬,芒果价格波动大,他又通过平台发布了自己家优质果的现场小视频和预期价格。作为“陌农帮”平台的芒果联盟企业成员,李从茜也在自己急需寻找果源的时候,从平台上联系到了彭先勇。
“在这个节骨眼,每斤果子的单价能增加1块钱,真的没想到。”与李从茜谈好收购价格后,11月30日一大早,满心欢喜的彭先勇招呼着村里10多个乡亲进园采果。同一时间,远在110公里外的米易县,李从茜从益农社平台找到了距离彭先勇家果园只有2公里的冷链库。当天下午,采摘、分拣好的16000斤一级果进库,多挣了16000元的彭先勇浑身轻松,热情邀请大家到家里吃晚饭。
12月1日上午,从市区一家物流公司开出的拖挂车准时赶到务本乡垭口村,将果子发往广东佛山。这样的种植户与销售商不见面、不跑路的线上线下无缝衔接供销模式,广泛运用在攀枝花仁和区大龙潭乡、盐边县桐子林镇、东区银江镇等晚熟芒果种植区。
记者:梁波 熊为新
编辑:苏虎 杨正鹏
校对:伍家秀
审核:雷雨阳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