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详情

要闻

与历史对话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来源:攀枝花市融媒体中心
2024-12-27 17:33

沐浴着冬日暖阳,伴随着粉色异木棉满树盛放,又走到了岁末年初,2025年,即将启程。
年份即将刷新,如何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12月27日,在市委全会召开之际,参会人员前往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开展市情教育,重温建市初心,传承三线精神,勇担时代使命。
“把参观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作为全会的内容之一,我感觉非常有新意,既回望历史,传承精神,又鼓舞我们要继续开拓创新。”市水利局局长尹磊说。
“所谓‘三线’,一般是指当时经济相对发达且处于沿边沿海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的三道线。”
“我国冶金工业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科技大会战——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实验攻关,在经过1200多次实验后,最终解决了这一世界性难题。”
“亓伟向前来探望的矿区领导提出要求:‘我死后,把我埋在宝鼎山最高的地方,让我日日夜夜看着攀枝花出煤、出铁、出钢。’”
随着讲解员的讲解,从党中央的决策和发动到全国三线建设情况,再到攀枝花开发建设情况,历史卷轴徐徐展开。
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段段动人的文字,记录着攀枝花的发展壮大、风云变迁。
一边参观一边聆听,参会人员了解了“108将”日日夜夜的科技攻关,终让“呆矿”变“宝藏”的故事;看到成昆铁路突破筑路禁区,穿山越岭,造就了征服自然的奇迹;体会到了三线建设者排除万难,也要让攀枝花钢铁基地巍然屹立金沙江畔的决心。
“这既是勇毅前行、向新攀高的号召,又是重温初心、传承精神的接力。我们将按照‘两试引领,五市并进,共富共美’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高水平攀西科创中心的目标,着力在科技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生态、集聚资源提升科技创新能级、促进科技产业融合赋能增效等方面发力,努力为攀枝花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提供坚实支撑和强劲动力。”市科技局局长陈颖在参观博物馆后心潮澎湃。
因地理条件限制,交通一直是困扰着攀枝花发展的痛点。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温洮在看到三线建设者以人力在不毛之地上筑路,打开攀枝花对外通道时,他备受鼓舞,信心坚定。“我们将传承发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全力推动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积极构建‘公、铁、水、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着力优化升级对内交通,让攀枝花交通四通八达,畅联内外,在进一步改善群众出条件的同时,加快建实建好四川的南向开放门户。”
回望历史,攀枝花在不毛之地上创造奇迹;凝望今天,攀枝花已是宜居宜业宜游的康养胜地。从三线建设时期“备战备荒为人民”到现在的“共富共美”新蓝图,短短50多年,攀枝花变的是繁荣更新,不变的是“为民”初心。“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方面,在公共文化服务上提质提效,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开展更多的活动,让人民群众在文化活动当中感受到对这座城市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快康养文旅融合的产业的发展,把攀枝花阳光、水果、三线资源等变成产品,让这座城市更美,颜值更高,成为闻者向往、来者依恋的城市。”市文广旅局刘亚玲对2025年已有规划。
接过攀枝花建设发展的接力棒,新时代应有新作为。参会人员纷纷表示,要紧紧围绕“两试引领,五市并进,共富共美”工作体系,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共富、促和谐,让生产丰美、生态优美、人文和美、生活甜美的幸福愿景成为现实。“在2025年,我们要以实干奋进、拼搏进取的姿态扎实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我们也坚信,攀枝花的未来会越来越好。”说起攀枝花的未来,尹磊信心满满。
记者:张建玲 龚林埔
编辑:苏虎 杨正鹏
校对:伍家秀
审核:雷雨阳


0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