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从 9 小时到 57 分钟,“新邮差”开启生活新方式!

“哎呦,来了,来了,我们这个小山村,也有飞机进来了。”
1月2日下午3点07分,距离攀枝花市区200公里的盐边县共和乡雅砻江村,一架最大起重量25公斤的无人机降落在停机坪上,欢呼的人群里,村民吴国辉激动地喃喃自语。
这架无人机不普通,是攀枝花企业自主研发的YC-1380-Y型垂起固定翼机型。该架无人机的此次飞行更是意义重大——全市无人机快件运输试航首飞!
就在7天前,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攀枝花市委关于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市,以建圈强链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全市要围绕建设钒钛钢铁新材料、清洁能源、绿色化工等9个产业生态圈,建强21条重点产业链。其中,建设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圈,建强低空制造及应用产业链是其中之一。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攀枝花市发改委、攀枝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攀枝花城建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攀枝花市分公司、四川雨燕航翼通航科技集团合作推动了这次首例无人机快件运输试航。
原因何在?
市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有盐边县格萨拉、温泉、红宝、共和,米易县麻陇、白坡等几个偏远乡镇,普遍存在交通不便导致邮件快件运输成本高、时间长问题,这次试飞是想立足全市大力发展低空经济的契机,当好先行先试的排头兵,加快培育发展行业新质生产力,探索‘低空+寄递物流’应用新场景。”
首条无人机运输航线为什么选在盐边县共和乡?
由于共和乡地处偏远山区,距离市区的陆运邮路全程约200公里,且多为山路,再经过沿途的分拣、稽核、配发,一个邮件到达的时间大约需要9小时,如果遇到雨季道路塌方,时间会更长。在这条邮路上跑了快10年的投递员张世云告诉记者:“这条路,路烂、弯急,有一次下雨,断道了好几天,但当地群众寄递物流的需求量又很大。”
1月2日下午2点10分,首飞试航的无人机从龙密路邮政分拣中心起飞,途经瓜子坪-小攀枝花-务本-红果-鳡鱼,3点07分到达共和乡雅砻江村老中心校操场,空中全程66公里,用时57分钟,这位“新邮差”开启了“市区—盐边县共和乡‘新’邮包航线”,也在共和乡引起热烈反响。
村民郑宗军患有哮喘病,发病时的应急药物乡卫生院不能提供,只能托人在县城购买后再通过快递邮寄到乡上,几次发病没有药的痛苦经历让他至今难忘,“以后当天就能拿到药,不会再有这样的事了。”看到航线开通,55岁的他满脸笑容。
共和乡野生菌资源丰富,村民林中飞是采菌高手,无人机航线开通,他开始盘算着怎么让当天采摘的鸡枞、松露第一时间摆上主城区消费者的餐桌……
自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以来,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以低空无人机和有人机为基础的低空经济,早已在我市生产生活各领域中开始了融入尝试。去年12月开工的四川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小径改扩建项目施工现场,通过无人机,500吨建材15天运输到位,运输费用降低约50%;在更早的2年前,全市打造“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健康服务圈”,攀钢集团总医院用直升机开通了“空中120”……
未来的攀枝花,以无人机为支撑的新型低空服务方式,将在物流配送、旅游观光、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展现出更加巨大的潜力和价值。
记者:梁波 熊为新 李媛
编辑:李青梅 伍家秀
校对:杨正鹏
审核:孙昕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