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微博
  • 公众号
  • 数字报
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详情

攀枝花开 奋斗我在 | 仁和区:乘“风火轮”之势 奋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来源:攀枝花市融媒体中心 2025-02-21 10:38
1

当电影《哪吒 2》中哪吒脚踏 “风火轮”,以风驰电掣之姿划破银幕时,现实中,仁和也以哪吒那股勇往直前、无畏挑战的精神,“点燃”了仁和的发展引擎。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也是攀枝花建市60周年。在这充满希望的非凡之年,攀枝花召开全市共富试验“总体战”项目建设“攻坚战”三招三引“突破战”誓师大会,锚定目标全力拼,奋力夺取“开门红”,为实现全年“满堂彩”开好局起好步。

仁和城区鸟瞰图

会后,仁和区积极贯彻誓师大会精神,明确“地区生产总值确保增长6.5%,力争6.8%以上”的2025年工作目标,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决心和干劲,全力投入到夺取一季度“开门红”的征程中。

光电产业的奋进乐章

2月11日,仁和区南山循环经济发展区橄榄坪园的光电信息产业园内,中顺半导体科技(攀枝花)有限公司奏响了一曲光电产业的奋进之歌。从办公室到生产车间,都呈现出一派繁忙且有序的生产与建设景象。

中顺半导体生产车间

踏入中顺半导体公司的办公室,人事处工作人员正忙碌着为刚入职的十几名新员工开展入职培训。新血液的注入,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增添了活力与希望。

与此同时,在生产车间,机器的轰鸣声交织成产业发展的激昂旋律,各项生产工作高效率节奏稳步推进。制造总监石王勇介绍道:“去年,我们公司完成车间规划、装修、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实现了1.5亿元的营收。今年我们的营收目标是5亿元。”

为达成这一目标,企业也在积极行动。人员招聘上,计划在一季度招聘包括生产、研发、销售等部门的200名新员工,扩充团队规模,满足业务增长的需求,确保各个环节都能高效运转。人员培训上,开展全面的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在工作中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事故风险。提升人机效率上,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加强设备维护以及引入先进技术,提升机台的稼动率和人机效率,助力企业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在这里,每一位工人都是哪吒脚下“风火轮”的推动者,他们的辛勤付出,让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加速。

高效服务的温暖力量

如果说,产业园区是仁和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那么,仁和区政务服务中心就是确保这台“发动机”顺畅运转的“润滑剂”。

2月12日,记者走进仁和区政务服务中心,这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引导员热情地为群众答疑解惑,指引他们前往相应的办事窗口,整个大厅秩序井然。

仁和区政务中心人来人往

在仁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窗口,个体户李艳正在办理营业执照,退休后,她计划在铜锣湾时代广场开一家卖成品窗帘及原材料的店铺。“我今天来办营业执照,工作人员很耐心地指导我每一个操作步骤,我很快就办完了手续,我觉得他们的帮助非常温暖贴心,希望我能快点把店铺开起来!”李艳说。

春节假期结束后,仁和区政务中心迎来群众办事的“小高峰”,办事大厅的35个业务窗口工作人员均提前到岗就位,大家精神饱满,全神贯注地审核资料、办理业务,每一个微笑、每一次耐心解答,都传递着政府对群众的关怀和服务的温度。

据仁和区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管理股股长冯剑介绍,今年,仁和区政务中心将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与便民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全区政务服务水平。围绕“共富区”建设,着重抓好惠企服务。具体而言,就是搭建惠企服务平台,落实涵盖“免审即享”“快审快享”等工作内容的惠企政策。同时,通过帮办代办等一系列举措,全方位服务辖区内项目与企业。抓好区、乡、村三级政务服务机构的作风建设,着力提升政务服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与道德素养,切实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抓好“高效办成一件事”“一网通办”等重点工作,切实提升全区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能力与水平。 

“明星村”的甜蜜产业

春风拂过仁和区大龙潭彝族乡混撒拉村的芒果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芒果树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这个乡村振兴“明星村”踔厉奋发的春耕故事。

2月11日,走进混撒拉村,田地里,农户正有序开展清理果园、整理施肥沟以及进行花前杀菌处理等果园管护工作。

春耕时节,灌溉用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年前,我们便启动了外部供水举措,从胜利水库调配水资源,将辖区内所有塘库蓄满,以此作为今年春耕生产用水的水源。”混撒拉村党总支书记邹胜洪说。

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混撒拉村积极探索水权水价改革,按人口数为每户村民分配用水额度,每人每年可分配200立方米。这一举措不仅强化了村民的节水意识,也为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2月12日,邹胜洪带领工作人员深入灰良村小组,将水票兑换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在田间地头的临时办公点,工作人员耐心解答村民疑问,有序办理水票兑换手续,确保春耕灌溉用水及时到位。村民刘志有在办理完手续后表示:“过完年我们就开始准备春耕了,今天我们家兑换了五六百立方米的水,今年第一次灌溉的水量足够了。”

工作人员为村民发水票

“送服务上门”的举措,不仅体现了村党组织对春耕生产的高度重视,更展现了基层治理中“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实践。

混撒拉村的芒果产业,是当地乡村振兴的“金钥匙”。目前,全村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万元。“今年芒果花整体生长较为整齐,有望实现好收成。”邹胜洪笑着对记者说。

站在新的起点上,混撒拉村正谋划更广阔的发展蓝图。邹胜洪表示,下一步,该村将继续以产业为引擎,以创新为动力,让芒果产业为村民带来“甜蜜”生活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混撒拉村的蜕变,是仁和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2025年,仁和区以“开局即冲刺”的姿态,在产业发展、政务服务、乡村振兴等领域全面发力。从产业园区的机器轰鸣,到政务服务中心的高效运转,再到乡村田野间的希望绽放,仁和区正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奋力夺取一季度“开门红”,为全年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记者:李媛 车东洪

图片来源:仁和区融媒体中心、这里仁和

编辑:王莉 伍家秀

校对:杨正鹏

审核:雷雨阳



1

分享至:

精彩推荐
JINGCAI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