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致敬火红年华 同襄共富共美|科技引领

陈列在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里的钒钛磁铁矿石是黑灰色的,没有太多光泽,但关于攀枝花人开发钒钛的故事,每一个都闪耀着科技创新的耀眼光芒。
“去年,我们3.5万吨海绵钛产线顺利建成投产,创下了国内最大单体海绵钛工厂建设、达产和技经指标达效最快纪录。今年,计划产销海绵钛5.4万吨以上。”攀钢钛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徐聪在国家钒钛高新区召开的2025年新春企业座谈会上透露了公司新年目标。
全钒液流储能项目效果图
海绵钛是制作钛合金的主要原料。它本质上是一种多孔的纯钛,从钛矿中历经复杂工序还原而来,通常呈现出浅灰色颗粒或海绵状,因而得名 “海绵钛”。钛及钛合金物理与化学特性出色,是航空、航天、医疗、海洋工程等领域不可或缺的材料,也是世界各国争相研发的关键战略材料。
鞍钢首届科学家杨仰军在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指导团队成员开展钛精矿酸浸实验 攀研院供图
但在业内,这种金属长期遭遇尴尬:一方面品质搞不上去,另一方面价格成本降不下来。“钛在自然界中存在非常分散,提取到纯钛金属非常难。” 攀钢研究院海绵钛项目团队经理、特级研究员李开华所在科研团队已深耕海绵钛技术领域16载。
从2007年到2015年,攀钢用8年持续攻关,终于用攀枝花的钒钛磁铁矿,生产出了海绵钛高端产品。刚刚啃下“硬骨头”,攀钢又锁定了新目标:“我们在海绵钛上的最高目标,要做到在国内航空航天及军工项目上达到大规模应用。所以,我们还要继续爬坡。”
超软海绵钛是高品质海绵钛,是制造核心零部件的重要基础材料。由于超软海绵钛制备的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国内主要依赖于进口。
科技人员在开展实验室研究 攀研院供图
攀钢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开展了超软海绵钛制备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的课题攻关。科研团队历时7年,先后攻克了超软海绵钛制备过程中杂质元素协同控制和致密结构调控等行业共性技术难题,形成了基于攀西资源生产高品质海绵钛的成套产业化技术,并成功运用于批量生产。相关科技成果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我们的科研成果打破了我国航空领域关键钛金属材料依靠进口的局面,有力推动了其国产化进程,实现了我国攀西钛资源高质化利用和关键钛金属材料进口替代,累计创效超10亿元,支撑攀钢迈入了超软海绵钛‘领跑者’行列。”李开华自豪地说,攀钢超软海绵钛已实现外贸出口。
从历史深处走来,攀钢依然如钢花般绚烂——
5G矿山 攀钢矿业公司供图
氯化钛白产线达产达效攻关取得重大突破:1月份,钛白粉合格率100%;产线基本实现稳定运行,产量、质量、成本等核心指标均呈良性发展趋势,进一步验证了产线初步具备生产高品质钛白粉的能力。
2月18日,攀钢钒板材厂率先在国内批量生产出家电用Zn-11%Al-3%Mg(11铝3镁)合金镀层钢板,合格率达到95%以上,将广泛应用于空调、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背板、支架等关键部件。
成功开发生产出18吨大规格高温合金电渣锭,填补了大锭型高温合金电渣锭国内生产空白。高温合金钢因优异的高温强度、抗氧化和抗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
冷轧产线
攀枝花创新图谱中,不仅有攀钢这样的老牌“常青树”,还有一批“科技新贵”,当升蜀道(攀枝花)新材料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置身该公司70米的厂房前,记者听不见丝毫声响。
“我们正致力打造科技、绿色、零碳、智慧的灯塔工厂。” 当升蜀道公司副总经理王静介绍说,从原料入库,到产品生产、检测,再到成品出库,全程自动化作业,人工只需监控、取样和辅助运输。
当升蜀道公司生产“悄无声息”,发展却是动力澎湃,公司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实现产值超20亿元,跑出了9个月满产达效的国内领先“高新”速度。同时,产品高容量、长寿命、低温性能佳等优势尽显,深受市场认可,销量已能跻身行业前十。
当升蜀道(攀枝花)新材料有限公司
“未来五年,我们有望跻身行业前三,销售规模有望突破百亿。”王静介绍说,围绕这一目标公司已制定了客户开发、市场开发、产品开发、供应链建设、精益运营等十二场关键战役。
攀枝花是一座被创新定义的城市。从过去到现在,创新一直都是塑造我们竞争优势和产业能级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市科技创新水平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处于全省第一方阵。2023年,R&D经费投入17.6亿元,投入强度 1.35%,居全省第5位,R&D 活动人员近万人,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62.44%,居全省第5位。历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数量居全省前列。拥有高速重载钢轨研发与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国省级创新平台40余个。攀西钒钛磁铁矿高效选矿成套技术、微细粒级钛铁矿回收技术、高钛型高炉渣提钛利用等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促进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幅提升,有力保障了国家战略资源安全供给;国防军工安全领域技术攻关取得开创性成效,研制出系列国防军工领域用高端新材料新产品;氯化法钛白生产技术、钛及钛合金中厚板生产工艺及焊接技术等新工艺新技术的突破,不断拓展了钒钛新材料应用领域。
记者:晏洁 郑星
编辑:苏虎 杨正鹏
校对:伍家秀
审核:丁傑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