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微博
  • 公众号
  • 数字报
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详情

世界孤独症日:落实关爱行动实施方案,促进孤独症群体全面发展

来源:攀枝花市融媒体中心 2025-04-02 16:56
0


2025年4月2日是第18个世界孤独症日,宣传主题口号是“落实关爱行动实施方案,促进孤独症群体全面发展”。

孤独症是一类发生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隘、行为重复刻板为主要特征,严重影响儿童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我国儿童孤独症患病率约为7‰,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和家庭幸福。孤独症通常起病于婴幼儿期,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药物,主要治疗途径为康复训练,最佳治疗期为6岁前,越早干预效果越好。通过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不同程度改善患儿症状和预后。



家长怎样能及早发现孩子有孤独症倾向?

2022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试行)》,其中明确列举了孤独症的预警表现,具体如下表:

文字文稿1_01.jpg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筛查表

家长可根据孩子年龄对照上表进行自查,发现表中相应筛查年龄段任何一条预警征象筛查阳性,提示有发育偏异的可能,应尽早带孩子去医院做评估。但是也要注意,不是说有这个征兆,孩子就是孤独症了,这只是一个参考。


疑诊或确诊为孤独症,该怎么办?

孤独症的核心症状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和器械,亦无法自愈,截至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心理行为干预、康复训练和教育。家长要选择医院或者专业机构,让孩子接受系统、专业的干预治疗。

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早发现、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可显著改善孤独症儿童的认知、语言和适应能力,从而不同程度改善其症状和预后。部分孤独症儿童通过康复训练能够改善社交技能,融入普通教育,成年后可参加工作。


与孤独症相关的攀枝花市残疾人康复优惠政策    

一、攀枝花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孤独症儿童康复方面)

(一)救助对象

攀枝花市户籍,有康复需求和康复愿望,经专业医疗康复机构(公立)明确诊断具有相应康复适应指征的0~14岁孤独症儿童。

(二)救助内容及标准

康复训练每名不超过2万元/年。

(三)救助流程

残疾儿童监护人向残疾儿童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残联提交申请材料→乡镇(街道)残联受理申请并初审→县(区)残联审批→残疾儿童监护人选择定点康复机构→县(区)残联发放转介服务卡→残疾儿童凭转介服务卡到定点康复机构,在救助标准范围内享受免费康复服务。

二、攀枝花市残疾人基本辅助器具适配补贴(精神残疾人辅具方面)

(一)补贴对象

具有攀枝花市户籍,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有需求且经评估须适配基本辅助器具的低收入残疾人、重度残疾人和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残疾学生。

符合攀枝花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条件的残疾儿童(未满15周岁)。

(二)补贴目录

攀枝花市精神残疾人基本辅助器具适配补贴目录

文字文稿1_01(1).jpg

(三)补贴流程

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注册(或登录)“攀枝花市康复辅助器具服务平台”→申请(选辅具)→等待审批通过→支付(选择辅具超出补贴标准的通过辅具平台支付超出部分的费用;未超出补贴标准的直接进入待发货状态)→收货→评价。


三、资助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

(一)资助对象

具有攀枝花市户籍,符合参加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条件的持证残疾人。

(二)资助标准

按照年度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全额资助参保。

(三)工作流程

通过县(区)医保、残联等部门间数据交换完成资助参保。

四、联系电话

市残联:3363713

东区残联:2229772

西区残联:5566540

仁和区残联:2901781

米易县残联:8174913

盐边县残联:8657174

更多残疾人优惠政策,请查看“攀枝花残联”微信公众号“微专栏”“微服务”中的相应板块。



来源:攀枝花残联

编辑:代琳

校对:李维钊

审核:孙昕



0

分享至:

精彩推荐
JINGCAI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