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微博
  • 公众号
  • 数字报
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详情

时光两端的微笑——东区“一老一小”治理实践

来源:攀枝花市融媒体中心 2025-04-21 12:40
32

​4月18日傍晚7点,在绿树成荫的玛尚小区,72岁的周素芬在晚霞中数着台阶,这个曾经被脊柱神经疾病困扰,无法自行出门的老人,如今可以在九附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陪护下,扶着墙缓慢上下楼了。与此同时,在帝景华庭小区,3岁的李小雨在小区里欢快地奔跑,父亲李阳拿着她的小书包,眼里笑意满满。

“老有颐养、幼有善育”牵动亿万家庭,关系民生福祉。这些稀松平常的画面背后,是东区全力做好“一老一小”工作的温暖变革。

“健康敲门行动”  情暖失能老年人

周素芬每天的生活从儿女下班后才开始,儿女上班时,她的时间以吃药次数为刻度,家庭医生团队的到来是她这段时间生活里最期待的事。

“我们像修复古建筑一样重建她的生活。”九附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蒋显琴记得那个转折点,今年1月,他们敲开防盗门,看到一个身形佝偻、举步维艰的老人,而改变就从这一眼开始。此后,九附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开始常态化前往周素芬家提供服务,并让周素芬重新找回了对时间的感知力。他们一起聊天说笑和进行简单的活动,周素芬布满皱纹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

从“孤寂守望”到“暖心笑容”,周素芬的故事是东区开展“健康敲门行动”,为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提供社区居家养老健康服务的缩影。

为提升失能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今年,东区将为820名65岁及以上居家失能老年人免费上门提供健康管理、康复护理、心理支持和就诊转诊建议等健康服务及指导。目前,全区已为失能老人提供“健康敲门行动”服务900余次。

以“健康敲门行动”为支点,东区正撬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升级。为服务好老人,东区建立家庭医生工作站,组建37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制定特色健康服务包,为辖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等重点群众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同时,弄弄坪、瓜子坪两个省级社区医养结合试点项目规范运转,通过门诊、中医康复理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主要手段,累计服务老年群体达14000余人次。

为弥补机构养老健康服务短板,东区坚持“医养”融合,7个基层医疗机构与辖区所有养老机构签约,为机构内的老年人上门提供医疗服务,强化医疗与养老服务衔接,缓解了专业养老机构的健康服务压力。

中医药传承创新也是提升康养品质的重要举措,为此,东区基层医疗机构实现中医馆全覆盖,能为老人提供20余种传统中医适宜技术。此外,东区还打造起全市首家独立的铜锣湾中医药体验馆、肖艳菊劳模创新工作室,进一步拓展治疗技术,研发配制特色中医饮品,并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研发的三十余种中医养生茶饮、健康养生糕点引入基层医疗机构,让社区中医健康服务更加便捷。

育儿大礼包  “心意”装进小背包

“每个月500元的补贴,现在几乎可以满足我们的小女儿奶粉的需求,这实实在在减轻了我们家的经济负担,政府给孩子的这份‘见面礼’真暖心。”4月18日,住在帝景华庭小区的二孩爸爸李阳对记者分享着他的喜悦。

自2022年女儿出生以来,李阳家已领取到育儿补贴金1.45万元。“领取的育儿补贴金一方面为我们缓解了育儿带来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也感受到社会对我们育儿的重视和支持,很感恩。”他说。

自2021年我市启动的育儿补贴政策实施以来,东区已经有670人享受到了这项福利。截至目前,已累计兑现702.4万元,为越来越多的家庭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东区对符合条件的家庭每月发放500元的补贴,直至孩子3岁。这意味着,对于有第二个及以上孩子的家庭,一个孩子最多可享受1.8万元的育儿补贴。

东区卫健局的数据显示,自政策推出以来,申请人数逐年增长,反映出居民们对于这项政策的高度认可。该局工作人员表示,父母只需携带身份证、户口薄和子女出生证明等材料进行申报,审核通过后补贴将自动打入家庭账户。

不仅如此,东区还推出了托育服务支持,根据自2024年9月起实施的托育补贴券政策,每人每月200元,年度累计最高可达2000元,目前已有277人享受过该补贴,补贴金额24.24万元。这两个政策的实施,极大地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也为托育机构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还吸引了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记者:李媛 文/图

编辑:苏虎 杨正鹏

校对:伍家秀

审核:周红

32

分享至:

精彩推荐
JINGCAI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