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微博
  • 公众号
  • 数字报
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详情

花开有声 共富共美丨 “椒”傲!仁和区太平乡废弃矿场成了“丰产田”

来源:攀枝花市融媒体中心 2025-05-21 11:05
37

初夏时节,仁和区太平乡花山村的50亩辣椒基地绿意盎然。拨开黑色地膜,拇指粗的辣椒挂满枝头,这片半年前还堆满煤矸石的废弃矿场,如今焕发出勃勃生机。

插入的图片

花山村50亩的复垦基地

“2月种下的二荆条辣椒,现在株高已超40厘米,这个月底就能批量上市。”5月19日,基地负责人郑显林蹲在地头,仔细查看着辣椒长势。

插入的图片

从云南引入的种苗正蓬勃生长

沿着矿区公路前行,革新村20亩辣椒订单种植区里,村民们正忙着安装滴灌设备。曾经因采煤塌陷形成的连片废弃地,如今被规划成整齐的种植单元,成为这个老工矿乡镇生态蝶变的鲜活见证。技术人员掀开地膜展示改良成果,浅黄色土壤中,滴灌带如毛细血管般密布。“去年检测发现,煤矸石滤水特性竟与辣椒生长需求不谋而合。”郑显林抓起一把松软土壤介绍,通过每亩施用1吨有机肥进行改良,配套水肥一体化设施,让曾经的石头地变成了丰产田

插入的图片

村民为辣椒打杈

转型路上处处彰显着产业智慧。太平乡副乡长郭晓波指着仓储区正在安装的腌制池说:“鲜椒直供本地酱菜厂,市场波动时就加工成泡椒,50亩预计总产15万斤,产值可达30万元。”目前,全乡已复垦利用100余亩工矿废弃地,除辣椒外,试种的“阳光玫瑰”葡萄已挂果,形成“修复一片、盘活一片、见效一片”的良性循环。同时,乡里还与企业联合,在芒果林下试种1万株野山椒,盘活每一寸土地,为农民增收致富添动力。

插入的图片

首批植株已结出辣椒

站在高处俯瞰,革新村连片辣椒田与远处遗留的矿坑形成鲜明对比。“挖了半辈子煤,没想到石头地里能种出摇钱‘椒’。”56岁的村民彭洪感慨道。据悉,该乡正筹划建设深加工车间,打造集种植、加工、观光于一体的生态产业园,让更多工矿废弃地重获新生,在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的进程中,走出一条生态修复区的产业发展致富路。

【记者手记】从煤渣遍野到椒苗青青,太平乡的实践证明,生态修复不是简单的覆土复绿,而是要将土地特性与产业基因深度融合。在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进程中,当科技创新遇上因地制宜,那些被岁月刻满伤痕的土地,终将生长出新的希望。



通讯员:周娟

记者:李媛 文/图

编辑:李青梅 杨正鹏

校对:邓欣

审核:郑淇夫

37

分享至:

精彩推荐
JINGCAI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