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遇到暴力犯罪如何应对?这堂法治课传授实用指南!

“遇到暴力犯罪,我们应该怎么做……”6月19日,四川省十大法治人物、攀枝花市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陈丁以《预防犯罪》为题,向该校师生作了专题法治宣讲,提升师生的法治素养与道德认知,为构建平安法治校园注入了精神动力与专业指引。
陈丁是全国优秀中学校长、四川省中小学名校长、2015年度四川省十大法治人物,长期深耕基础教育领域,近年来,陈丁作为学校领导,在办学过程中,坚持“依法治校治教,实现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切实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法规,认真开展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活动,大力提高师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增强依法管理、依法实施的观念,增强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自觉性,维护了师生权益,促进了学校改革的深化和特色发展。学校先后获评“全国零犯罪学校”“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学校”“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攀枝花市禁毒预防教育示范校”“攀枝花市教育体育系统安全管理先进集体”等60余项荣誉。
宣讲中,陈丁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法律法规,以“李峰抢劫案”为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区别与联系,系统讲解了犯罪的三大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并重点解读了刑罚的种类及法律后果。他强调,未成年人应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防患于未然。
宣讲还结合学校法治教育实际,提出“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等具体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记者:彭春梅 王刚
编辑:李青梅 杨正鹏
校对:邓欣
审核:郑淇夫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