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微博
  • 公众号
  • 数字报
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详情

康养漫时光 清凉攀枝花 | 从冬季避寒到四季康养 20.7℃资源撑起攀枝花百亿“热”生意

来源:攀枝花市融媒体中心 2025-07-22 10:00
35

6月21日,第七部《康养蓝皮书》正式发布,会上揭晓了2025年度中国康养可持续发展20强市和100强县(区)榜单。攀枝花凭借卓越的康养资源,连续六年入选全国康养20强市。这里年平均气温20.7℃,年均湿度保持在55%~60%之间,空气质量优良率长期稳定在95%以上。冬暖夏凉的独特气候,为攀枝花发展康养旅游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6月17日,中共四川省委出台《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依托阳光、温泉、森林、药材等特色资源,做强“康(医)养+”产业,发展金沙江—安宁河阳光康养经济带,支持攀枝花打造国际旅游城市。攀枝花以此为方向,不断丰富康养旅游场景,延长产业链,重塑价值链,多措并举推动四季康养旅游产品升级,让“气候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热经济”。

康养网红村:冬季避寒,夏季避暑

距离新成昆铁路米易东站最近的攀莲镇贤家村,被誉为“阳光康养网红村”,一直是“候鸟”老人们的心仪之地。今年,贤家村的康养经济不再局限于冬季,夏季也迎来了避暑热潮。7月11日,来自成都的避暑康养老年团抵达贤家村,开启为期一周的清凉之旅。贤家村康养带头人谢永强为老人们精心安排了丰富的活动,包括夜游迷昜湖、游览颛顼龙洞、打卡新山梯田等。

避暑康养旅游大巴车开进贤家村

这群避暑老人中,既有新朋友,也有常客。78岁的殷金寿已是第八年来攀枝花康养。“冬有冬的暖,夏有夏的凉,总之我很喜欢米易,更交到了像谢永强这样的‘忘年交’!”殷金寿带着谢永强参观自己常住的房间,屋内新鲜时令水果摆满桌子,“根本吃不完!全是他们送的。”和殷金寿同行的还有45名老人,他们来自成都、绵阳、眉山等地。

殷金寿和旅友正在晨间锻炼

依托气候和交通优势,贤家村成为米易县最早将康养发展为集体产业的村庄。目前,全村从事康养产业的户数已突破400户,康养收入超过1亿元,202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1万元。

避暑康养订单络绎不绝 谢永强正在逐一记录

“今年我们先试先行,把淡季闲置康养房打造成避暑房,并为外地游客准备了多条避暑的旅居康养线路,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更多的人来到米易康养避暑,将冬季避寒发展成为四季康养。”贤家村村委会主任周丽说。

智慧康养,解决养老后顾之忧

在攀枝花,“康养+科技”的场景正不断涌现。仁和区鹭栖花园小区的李长清家中,智能药盒、AI生命体征监测仪等设备为居家养老提供了全方位保障。李长清与儿子同住,但儿子经常出差,智慧养老解决了后顾之忧。

“能实时监测父母的健康状况,提醒吃药,体征指数不好的话工作人员会及时打电话提醒就医,我心里也踏实。”李长清的儿子告诉记者。

智慧化健康养老场景

目前,攀枝花已有9个试点家庭安装了智能设备。通过智能物联大屏,可实时监测老人的健康数据,并远程传输至智慧养老调度中心,提供远程问诊、紧急呼叫、用药提醒、绿通就医等服务。若老人在家突发不适,系统会在30秒内同步联系家属、康年年平台和医院,搭建快速救援通道。

“我们把攀枝花作为重要试点,已连接当地13家公立医院和14家优质养老机构,目前已完成上门护理超千次。”康年年居家医养项目经理张金金说。

聚焦健康养老和旅居康养人群,攀枝花在银发经济领域持续发力,加强智能物联网技术应用,将医疗和智慧康养资源引入千家万户,形成15分钟便民服务圈。到2027年,全市康养产业增加值预计达到210亿元。攀枝花将以“全域全季全龄”为核心战略,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康养产业生态体系。



记者:陈愉 梁芝羽 孔浩 陈蓝

编辑:李青梅 伍家秀

校对:邹耀

审核:吴禹涵



35

分享至:

精彩推荐
JINGCAI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