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微博
  • 公众号
  • 数字报
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详情

钒钛之都“秋招”忙:名校硕博感知攀枝花“硬核产业+柔情生态”双魅力

来源:攀枝花市融媒体中心 2025-07-26 11:13
0

金沙江畔迎远客,阳光花城纳贤才。 7月23日,攀枝花这座被誉为“英雄之城”的川西南明珠,以一场盛大的引才盛会向全国青年才俊发出邀约——来自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30余所高校的85名硕博士研究生跨越山海,齐聚金沙江畔,正式开启为期三天的“名校硕博攀枝花行”活动,通过沉浸式考察、精准化洽谈等方式,为青年人才与城市发展搭建双向奔赴的桥梁,奏响了攀枝花高质量发展与青年成长共融共生的时代强音。

走进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内,一件件斑驳的工具、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将青年学子带回那个“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激情年代。“攀枝花因国家战略而生,如今正从‘钢铁之城’向‘钒钛之都’转型。”随着讲解员的讲述,硕博士研究生们意识到,这座城市的每一次脉动,都与国家需求紧密相连。

“这里不仅是工业遗产的展示窗口,更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图腾。攀枝花人用‘三线精神’铸就的坚韧品格,正是我们这一代青年最需要的成长养分。”来自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研究生吴永妃感慨道。

来到攀枝花人才公寓,推开房门,精致的装修、齐全的家电,让同学们直呼“超预期”。此外,公寓楼下就是活动中心和便利店,周边3公里内更是涵盖了医院、重点中小学校和大型商圈。“我们这里提供24小时管家服务,随时响应您的需求。”工作人员热情介绍。不仅如此,符合条件的硕博等高层次人才还能享受专属的租房补贴,购房时更有安家补助政策支持,切实做好安居保障。

更让她惊喜的是公寓里的市级“人才之家”,每周都有不同的人才活动,下了班,想热闹就去参加,总能认识新朋友;想安静就点一杯无限续杯的人才专属咖啡,挑本好书,在书香里放松自己,看着夕阳把攀枝花的天空染成温柔的金红色,一天的疲惫不自觉就消散了。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的毛敏表示,“这种柔性的关怀最打动人,硬件是基础,但这种‘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才是攀枝花的硬核魅力。”“从接站时的志愿者微笑,到启动仪式上的政策大礼包,再到人才公寓里精心准备的‘攀枝花芒果伴手礼’,这座城市对人才的重视体现在每个细节中。”

傍晚时分,团队登上东华山山地体育公园,沿着3.5公里的健身步道拾级而上,金沙江如玉带般蜿蜒,城市全景尽收眼底,这里曾是矿渣堆放场,如今通过生态修复变成了市民休闲的“后花园”,站在观景台,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这里的空间规划既保留了工业城市的筋骨,又注入了生态文明的灵魂,对我的研究方向很有启发。”来自成都理工大学风景园林专业的研究生荣俊杰说。

随着活动的推进,第二天,迈入了精准对接的深化阶段。在前期充分征集学子心仪岗位的基础上,七支产业考察小分队应需而生——卫生、教育、农业农村、工业、经济社会发展、宣传文化、政法,分别由市卫生健康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七大行业主管部门的精锐力量领航。他们直插产业前沿阵地,分赴医院诊室、校园课堂、工厂车间、田间地头、科创平台、特色村落、治理中心。“这种‘点单式’的深度考察安排,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一位参加了工业小分队、来自材料与化工专业的西安理工的研究生褚家宝兴奋地分享道,“不是走马观花听介绍,而是由主管部门领导亲自带队,直接把你‘扔’进最核心的场景里,与一线人员交流。哪个城市引才活动能做到这么‘真刀真枪’?攀枝花的诚意和创新,是实打实能感受到的!”另一位选择经济社会发展小分队的同学钟浩轩也深有同感:“这种直面核心、毫无保留的开放姿态,让我们对未来工作的真实环境和文化氛围心里特别有底。这活动真是‘深得我心’。”

学子们得以“亲手触摸”意向行业的真实肌理——其发展脉动、人才土壤与配套生态,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了然于胸”。这种精心设计的“城市初识→行业深察”阶梯式递进,如同层层剥茧,让攀枝花特色优势产业的强劲心跳与鲜活脉搏,在青年才俊的感知中愈发清晰、深沉而有力。

活动最后一天,上午学生前往各自填报的意向单位进行实地参观,与未来同事交流座谈,听取单位领导介绍工作实况,并畅所欲言提问解惑,实现与岗位的“零距离”感知。

下午就业洽谈会与“青年实干家”实习实践签约仪式同步举行。市委人才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和团市委组织发改、经信、宣文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以及76家重点企业,提供180余个引才岗位和40个实习实践岗位,涵盖钒钛新材料、清洁能源、现代农业等领域,为学生们搭建起精准对接舞台。活动期间共收到简历300余份,其中5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11人签约“青年实干家”实习计划,达成实习意向的学生们,将于7月底陆续到攀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实岗锻炼。

从三线建设博物馆的历史回响,到人才公寓的暖心服务;从银江湖的生态画卷,到当升蜀道的前沿科技,青年人才在沉浸式体验中触摸城市脉搏,在精准化对接中锚定职业方向,以青春之名与攀枝花共赴一场“双向奔赴”的山海之约。

近年来,攀枝花市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政策创新为引擎、平台建设为支撑、生态优化为保障”,构建“引育留用”全链条人才工作体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省直部门挂职一批、大院大企调任一批、重点高校招引一批”等方式,吸引集聚各类人才1.5万余人次,迎来钒钛领域院士招引“零的突破”,实现人才招引量质齐升。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实施‘人才兴市’战略,出台‘人才兴市’二十条等政策,深化‘三招三引’‘三个一批’‘名校硕博攀枝花行’等人才招引专项,怀揣满满的诚意,期待广大人才加入。”市委组织部高端人才服务科科长李颜汐介绍道。

三天的行程虽短,却让这群名校学子读懂了一座城的担当:它既有钢铁般的坚韧,也有阳光般的温暖;既承载着三线建设的历史荣光,也奔涌着绿色转型的时代浪潮。从人才之家的贴心服务到人才公寓的安居保障,从太谷广场的烟火气到东华山的生态美,攀枝花以坚实的产业“硬实力”与温暖的城市“软环境”释放双重魅力,向青年才俊们清晰勾勒出宜居宜业的发展图景,递出橄榄枝。



记者:薛琪舰

编辑:伍家秀 李青梅

校对:邹耀

审核:吴禹涵



0

分享至:

精彩推荐
JINGCAI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