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这场清华策展,给攀枝花文旅康养打了样!

7月31日上午,在盐边县金芋健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馆员指导、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四川盐边支队策划的“山川有迹,共攀共行”主题展览正式开展。
这场以青春视角诠释共同富裕的沉浸式展览,通过巨幅拼贴长卷、非遗活化装置、产业创意模型等多元形式,系统呈现了清华学子两年间在盐边县文化振兴与产业赋能领域的实践成果,吸引不少当地居民、企业代表及游客观展。
展览将持续到8月10日,以“回望—凝视—生长—接力”为内涵,通过“溯流”“守艺”“富域”“盐续”四大篇章,构建起一条从历史记忆到未来图景的叙事长廊。
展览中,90%的作品源自清华学子在盐边县的田野调查,通过“物件+数据+故事”的立体呈现,解码共同富裕的微观密码。
乡村振兴需要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四川盐边支队支队长傅子聪表示,未来将深化与盐边的校地合作,充分发挥清华大学的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把展览打造成可持续的乡村振兴成果展示平台,进一步吸引更多的青年才俊关注乡村、投身乡村,让更多青年智慧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为盐边县的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这一举措与我市推进文化旅游康养深度融合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
清华学子的实践为盐边县乃至攀枝花的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和有益的借鉴,通过艺术展览的形式,挖掘和展示了盐边县的自然生态之美和地方特色人文之韵,将文化、旅游、康养等元素有机结合,提升了产业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
记者:薛琪舰 梁波文/图(部分图片来源于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赴四川盐边支队)
编辑:李青梅 杨正鹏
校对:贺欣
审核:江潇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