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微博
  • 公众号
  • 数字报
当前位置:首页

要闻

详情

大山深处的“淖尔海子”

来源:攀枝花市融媒体中心 2025-08-11 10:19
80

“我们这里,大山里有海子,海子上有灯河……”画外音中,巍峨的营盘山下,湛蓝的海子,如嵌在村庄上的镜子,隐约能看到簇新的厂房、廊道。

淖尔海子”像嵌入林海村的一面镜子

8月7日下午5点,从共和乡政府出发前往林海村采访的路上,陪同的乡干部推送了一条短视频给记者。

视频是林海村第一个回村创业的大学生郑月制作的,引她回村的,是她的幺叔公郑宗平——村里的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没有去过林海村的人,很难想象,海拔1900多米的莽莽林海里,会有一个60亩大的美丽海子,村里人叫它淖(nao)尔。

“淖尔”,是蒙古语,意为湖泊,但盐边北部的大山深处怎么会用这样的名字呢?

熟知村里历史的郑宗平说,元朝时(史书记载是公元1253年),成吉思汗征讨大理国的西路军,从金沙江流域由川入滇,有一支三千人马的军队就驻守在今天的林海村营盘山,除了给当地海子留下“淖尔”的名字,还留下了保存至今的古战场工事以及村里80岁以上老人才记得的“三千寨”村名。

乡村旅游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早在3年前,市县政府、部门多次进村调研,看到了林海村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于是,接二连三的项目在这个只有3个村民组、312户人家的小山村落地。

林海村到处绿树如茵

7日下午6点20分,记者一行赶到林海村,一进村就看到了火热的项目建设场景:夕阳余晖里,挖掘机、压路机轰鸣着四处穿行;砌砖、抹灰、抬设备的施工人员挥汗如雨……村里最大的两个项目已经到了冲刺阶段——投资300万元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项目,围绕“淖尔海子”,新建了村史馆、休闲栈道、观景台,在干海子新建了房车露营地;投资340万元的“三千寨”笮坊项目,新建了腊肉、香肠及青花椒油2条深加工生产线。

“不管是市民、游客还是网友、驴友,吃了我们‘三千寨’的腊肉、香肠,一定会到村里来看看我们的‘淖尔海子’、千年古茶树、云盘山古战场,到干海子去露营。”

干海子景区

站在视野开阔、可以看到营盘山蛮王洞的新建观景台上,郑宗平自信满满地告诉记者,贯彻省委、市委全会精神,林海村走在了前面,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在乡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用“旅游+”的方式呈现项目、产业的关联度,把独特的生态资源、人文资源变成新鲜的旅游资本,加快推动“引客入村”工程落地见效。

在林海村人心动与行动的交织里,目前,村集体经济“三千寨”笮坊,已预订了40多户村民家的生态猪,生产线的设备也进入安装调试阶段,只等9月份开工;乡上正在为村里争取20万元资金,打造古树公园,让数十株树龄超百年、千年的奇树、茶树串珠成链;村两委排出了分阶段实施村级民宿、休闲垂钓、徒步旅行、研学基地建设的时间表。

正在最后冲刺的“三千寨”笮坊项目

入夜,林海村很静,天上的星星离村也很近,空气里隐约有淡淡的玉兰花香,村里不少人喜种玉兰树。记者远远看见“淖尔海子”上的灯河——数公里长的休闲栈道,100余盏太阳能环保灯全亮了,不时有进村游客的嬉笑声传来。

进村游客在“淖尔海子”观景游玩

嗅着花香游灯河,别有一番滋味,远看、近看,皆是景,海子上有灯,红了黄了,掉进水里了;村子里有灯,明了亮了,爬上树梢了;波光粼粼鱼龙舞,月亮睡在海子里;长廊蜿蜒向幽径,人们游在灯河下……美!真美!真的很美!



记者:梁波 车东洪

编辑:李青梅 伍家秀

校对:邹耀
审核:孙昕



80

分享至:

精彩推荐
JINGCAI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