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非遗课堂”开进家门口,社区治理有了“新底色”——米易县城南社区探索“自治互助”路径,孩童笑声成为最美风景

“我的布袋上‘长’出蝴蝶啦!”8月19日上午,米易攀莲镇城南社区党群活动中心内,10岁的管泽菲举着刚完成的植物拓染作品高兴地说。棉布袋上,薄荷叶的脉络与绣球花瓣的轮廓交织成一幅“会呼吸的画作”,引得周围孩子纷纷围拢观赏。当天,城南社区开展了暑假青少年非遗传承互助植物拓染活动,吸引了社区近30名青少年踊跃参与。
“孩子们,知道怎么样才能把植物颜色留下来吗?”活动中,攀枝花东区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志愿者通过生动有趣的知识小课堂,向孩子们详细讲解了植物拓印的原理,揭开植物拓染的神秘面纱。结合拓染手帕等实物,讲解技艺起源与“选、摆、敲、揭”四步技法,“唐代就用植物色素拓印花纹,大家选叶脉清晰的叶子,摆好造型敲打出色,就能留住自然之美。”
今年暑假,城南社区在省级城乡社区治理“创特色”工程项目的支持下,联合攀枝花东区彩虹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了以“邻里阳光暖 自治心相连”为主题的系列青少年非遗传承活动。连日来,植物拓染、扎染、粮食画创作、漆扇制作等非遗活动为社区青少年编织了一个充满知识与欢乐的暑期记忆。“社区把非遗课堂搬到家门口,既拓展了孩子视野,又培养了专注力,这样的暑假活动比玩手机有意义多了!”带儿子参加活动的居民李丽感慨。
作为城乡社区治理“创特色”工作的试点,城南社区围绕“自治互助”核心,探索出“需求共提、资源共享、活动共办、成果共评”的治理路径。此次非遗系列活动通过居民自主提议、志愿者主动参与、专业力量辅助推进,既满足了青少年暑期文化需求,又激活了社区内生治理动力。城南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将持续深化此类主题活动,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面,让非遗传承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推动社区治理能力实现系统化提质增效。”
记者:程礼攀 文/图
通讯员:王珺玮
编辑:李青梅 杨正鹏
校对:张婧
审核:喻薇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