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闻

放电5小时满足200户家庭1年用电 四川首个全钒液流储能电站项目今日在攀成功并网

“攀马线110千伏1516道 合闸!送电,一切运行正常。”随着控制室技术人员最后一道指令下达,8月28日18时18分,国家电投集团四川攀枝花100MW/500MWh全钒液流储能电站一期项目,在完成技术调试消缺后,正式并网,标志着我市在新型储能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这也是我省首个并网的全钒液流储能项目。
该项目位于国家钒钛高新区团山片区,48个巨型电池舱整齐排列于此。作为西南地区首个容量最大的全钒液流独立储能示范工程,项目采用国际领先的液流电池技术路线,储能容量可达50万度,放电5小时可满足200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同时满足电能在工业园区就地消纳。
“这是一次央企技术输出与地方产业链深度耦合,对于攀枝花建圈强链意义重大,将极大带动钒资源、钒电解液、电堆、系统集成等上下游产业,推动国家钒钛高新区构建以钒钛新材料和清洁能源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世界级钒钛园区,助力攀枝花市全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发展。”国家钒钛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杨雨驰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项目从启动到投运仅9个月,填补了我市在长时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的空白,更为我国“双碳”战略实施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提供了关键支撑。值得关注的是,该电站单日可完成约8.5万千瓦时充电、6万千瓦时放电,显著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
国家电投集团四川公司风电分公司发展部主任邵旺说:“项目具有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储能容量稳定等核心优势,同时,我们投资的二期项目全钒液流储能+氢燃机项目也正在规划。”
该全钒液流储能电站犹如一个“超级充电宝”,创新采用户外预置仓集成化设计,通过智能调控系统实现毫秒级响应,可在电力富余时高效储存绿电,在电网负荷高峰期精准释放稳定电流。通过60兆瓦时的超大容量调节能力,有效平抑新能源发电波动,同时配套110千伏升压站与主电网智能协同,显著提升我市绿电的稳定性和经济性。
该项目由国家电投集团四川电力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数据显示,该电站每年可增加新能源发电量利用率约6.64个百分点,相当于多消纳绿电2125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约1.353万吨/年。
记者:陈愉 孔浩 谭浩/摄影
编辑:李青梅 杨正鹏
校对:张婧
审核:江潇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