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光与花儿

遥远的那个夏天

遥远的那个夏天
离开攀枝花已经好几年,但校园生活在记忆的角落中并没有落灰,反而在无数阳光穿过树梢的午后不断浮现在脑海中,像碎金般熠熠发光。
处在其中经历它,与作为旅客路过它时,是截然不同的感受。第一次到学校时还什么都不明白,站在西区这片土地上,四周都是不熟悉的景色,一点点找路,从最下面沿着道路往上,两旁都是老式的居民区,快到学校的岔路口了,两旁都是商铺,奶茶店、超市、文具店……每一家都不可缺少,热闹至极。学校门口是毕业后新修的“万世师表”孔子像,在后山坡上新修的灯塔,路边新增的引导牌,处处都与记忆中不同了。但最后留在脑海中的是七中色彩鲜艳的夏天。
图源/小红书@Lzc程 日常生活朋友圈
校园中从来不缺乏生机与活力,芒果树是攀枝花最常见的树之一,这样好的气候,不种点果树都对不起这样炎热的夏天。进门的大道旁高大的芒果树上在五月份总会结出一串串的小芒果,三五成群,坠在枝头,还不等成熟就被贪吃的学生摘完了。也会有三两枝来到教室窗外,从教室内随意伸手便可以摘取。不知从何时就流传出了“复读果”的谣言,老师好像也听到了风声,一位年纪大的老教师笑呵呵地告诉我们:“之前从没有这样的说法,但每次学校的芒果都等不及成熟便被摘完了,后来,这种说法便流传了起来。”偷吃芒果的同学们认为是“竞争对手”的诡计罢了。

图源/小红书@Lzc程 日常生活朋友圈
高三园是一整栋回字楼,两边对着的教室,从一侧可以望见另一侧五层楼的全貌,似乎更便于管理,对学生们更是件值得开心的事,下课站在走廊边放松时,说不定能够望见被藏在无数试卷与鲜红分数背后,一份隐秘的青春悸动。楼中两棵有五层楼高的棕榈树,见证着无数学子的喜怒哀乐。悬挂在两侧大红的激励标语,是留在脑海中最靓丽的色彩。
图源/小红书@Lzc程 日常生活朋友圈
周末大部分学生都离开后的校园也别有一番风味,食堂中再也不是人满为患,白猫似乎也被羊肉米线的香味吸引,闲适地趴在离出餐窗口最近的桌上,夕阳洒下,在平日喧闹的校园中圈出一片静谧的美好。
图源/小红书@Lzc程 日常生活朋友圈
记得高中时最喜欢的是高三园教学楼后到操场的小路,体育课总爱躲在那一片阴凉中。炎炎夏日,教学楼四周洒下的水雾,像是把那一片小林笼在其间,葱葱郁郁的小竹林后藏着乒乓球桌台,是难得的清闲之地。
高三的日子应该是最值得怀念的,虽然忙碌却也忙里偷闲不曾辜负时光。食堂变着法儿为学子们提供美食:或许是红糖糍粑,也可能是限量土豆泥,还有下晚自习后鲜香热乎的蛋炒饭与烧烤……闲暇时间探索一下校园的角落,阳光明媚的下午,坐在操场器材室旁的大树下,抬头望着穿过层层榕树叶粗细不一的光柱,看着灰尘一点点盘旋着落下,风吹叶动,白云流转,耳边只有蝉鸣,隐约从远处传来男生们踢球的呐喊声,手中的书本都变得柔和,一字一句都抚慰着人心。
图源/小红书@Lzc程 日常生活朋友圈
高中时的一大乐趣应是看天空,看不同时期的天空。早上时金霞满天,耀眼的霞光赶着匆忙的时光,开启新的一天,无心仔细欣赏,只在路上匆匆一瞥,便低头跑进教室。坐在教室中,总会有走神时,窗外的景色总是格外诱人,灰蒙蒙的阴天却不压抑,从白色边框的窗外望去,远山如黛,一抹白玉带绕着山腰,也遮住山尖,慢慢地,慢慢地,缠绕,依依不舍地,一丝一缕的,离开了。日升月落,也看了无数晚霞,晚饭后休息时,在栏杆边眺望,粉色的云霞让整个校园变得浪漫,校园广播放着关于青春的歌,并不清晰,却是回忆中重要的一环。攀枝花的星空是我所见过最美的,无论何时抬头,星星都清晰可见。晚上漫步在操场,在橡胶跑道上走走停停,往中间空旷处一躺,感觉无限接近星空,总能望见缺了一颗星的勺柄,月亮并不孤独,始终有一颗星在不远处相伴,无论在何地,那一轮月总归是相同的。
图源/小红书@Emma
放学时的街道是拥挤的,穿过后门的菜市场,背后那条街也是不可多得的好去处,大碗面,盖浇饭,与别处并无不同,但那家老板却体谅学生,将分量做得很足,过两年再回去寻找时,才发现早已关闭。街角的烧烤、路口的烤鱼、小区里的串串……从长长的坡下来便一路畅通无阻了,窗外景色飞过,将这一份美好妥善存于心间。
作者:曾曦影
编辑:李欣璐
校对:代琳
审核:孙昕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