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微博
  • 公众号
  • 数字报
当前位置:首页

攀登者-城市形象大使

详情

攀登者的故事 | 传承俚颇文化的“火炬手”

来源:攀枝花市融媒体中心 2023-11-14 09:21
191

“咚咚、咚咚。”记者近日走进仁和区平地镇中心校,熟悉的羊皮鼓舞课间操音乐响起,孩子们在操场上,右手拿鼓棒,左手持羊皮鼓,踏着欢快的鼓点,整齐划一地击鼓、跳跃、旋转……多年来,学校音乐老师张茂丽将俚颇彝族文化融入特色课堂,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情感,谈经古乐、羊皮鼓舞、俚颇彝绣……一项项非遗文化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赓续传承、生生不息。

张茂丽与同学们排练节目。 (受访者供图)

张茂丽是一名躬耕教育一线23年的教师,在党内她是一名有着十余年党龄的青年党员,她还是传承俚颇彝族文化的“火炬手”。近年来,她个人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百姓学习之星”“四川省最美乡村教师”“攀枝花市五一巾帼奖章”“仁和区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称号。

9个学生、1名老师、1所学校

张茂丽是仁和区平地镇迤沙拉村土生土长的彝家妹子。1999年她从原攀枝花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了家乡平地镇中心校,被派往迤沙拉村迤布苦小学任教。

迤布苦相距中心校20多公里,位于金沙江峡谷的底部,偏远闭塞,当时通往外界的通道,只有一条“通天路”。聊起成长路上的点滴经历,张茂丽有些哽咽,“每次回家,都要从谷底爬到山顶,往返一次需要8个多小时,而在家里只能停留2、3个小时。当时从迤沙拉到迤布苦要走3个小时,陡峭不说,山上还不时有落石滚下,很害怕,我就一边大声唱歌一边跑,跑到学校就好了。”

“我就是土生土长的彝家子女,深知知识的重要。那时我就想,哪里有孩子哪里就该有老师,哪里就应该有读书的声音。”就是这样质朴的初心,让她在教育领域、孩子身边扎下了根。

当时的迤布苦小学,没有课桌、没有黑板、没有教材,3个年级9个学生,张茂丽是唯一的老师。没有宿舍,张茂丽只能暂住在村民家。这样的条件,张茂丽一待就是4年,将孩子一个一个送出“谷底”。

21世纪初,随着国家“撤点并校”的政策实施,分散在平地镇各村落的孩子们全部集中到平地镇中心校集中上课,食堂、宿舍、橡胶操场,投影仪、风扇、电脑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显著提升,实现了义务教育均衡高质量发展。

让孩子们唱家乡的歌、跳家乡的舞

2003年,张茂丽回到了平地镇中心校,因为自幼喜欢歌舞,她主动请缨,成为了一名音乐教师。面对俚颇文化渐渐消失、后继无人的现状,张老师萌发了“抢救俚颇民俗文化”的想法。

“自我记事起,村里每年大型活动,大家就在一起载歌载舞,‘嘴巴一张,调子就飞;笛子一响,脚板就痒’是村里最生动的写照。”张茂丽回忆。

2005年9月,平地镇中心校开启民族文化课题调研,作为组员之一,张茂丽在学校练就的一身音乐才艺有了施展的地方。音乐教研组利用周末和休息时间,深入平地镇各村寨,拜访老艺人,学习民族文化。

“笛子在彝族舞蹈里,是非常重要的乐器,当时我们不会吹,只能带着录音设备去录老艺人的演奏。回来后,我们将当地俚颇文化中的歌舞元素融入到了日常教学当中。”张茂丽说,如今,《鲁班调》《赶马调》《放羊调》《咕遮调》等民歌已进入了学校音乐课堂;霸王鞭、烟盒舞等各种民间文体活动融入了体育教学;剪纸、刺绣纳入劳动教育课。同时还推出了《俚颇之彩》《俚颇之韵》《俚颇之趣》《俚颇之源》四个俚颇彝族民俗文化系列校本教材,让民族文化真正在孩子们的心里扎根开花。

除了创作的羊皮鼓舞课间操以外,平地镇中心校排练的《火红的彝家寨》《彝风鼓韵》等优秀节目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区级奖项。

截至目前,张茂丽牵头组织或积极参与学校开展各类课题研究47项,其中国家级子课题2项、省级课题2项、省级子课题3项、市级课题9项。科研成果荣获教育部二等奖、省政府一等奖等6次表彰奖励。俚颇特色艺术教育成为农村美育经典案例荣登《中国教育报》,编入《中国教育热点20问》,被央视、新华社等媒体广泛关注报道。

看着如今校园中满满的“民族风”,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张茂丽觉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张茂丽说:“成为一名音乐老师以后,我希望更多人知晓我们的俚颇彝族传统文化,让孩子们唱家乡的歌、跳家乡的舞、奏家乡的乐。”

记者:王南桢

通讯员:张东沛

编辑:陈蓝

校对:刘婷

审核:雷雨阳

191

分享至:

精彩推荐
JINGCAI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