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花城

民声 | 看花城·关注:“禁令”颁布一月 仍有人用“生鲜灯”

本文由攀枝花市融媒体中心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生鲜食品被“美颜”
消费选购易被误导
2023年12月1日起
国家禁止使用生鲜灯
但目前仍有商家在使用
是谁在使用?又为何禁而不绝?
“生鲜灯”,一种通过增加特定光源颜色,美化货品外观的灯具,是商超、农贸市场、生鲜门店常见的营销工具。给水果“打灯”、给鲜肉“上色”等行为,给消费者正常辨别生鲜产品带来困扰。
“如果使用生鲜灯肯定会造成误导,让你感觉看起来还可以,实际就不一定了。”“特别是猪肉,那个红色的灯光,看着很鲜艳很舒服,你拿回家一看就不对了。”不少市民认为在生鲜灯下选购食材容易被误导。
2023年12月1日起,《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明确规定销售生鲜食用农产品时禁用“生鲜灯”。为贯彻落实新办法,促进消费环境健康发展,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市开展了“生鲜灯”专项整治行动。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规范管理科科长 冯强:去年11月中旬我们就发文,要求各地市场监管局对各大农贸市场,超市以及一些经营户进行政策宣传。我们还对市区近40家农贸市场和大型的商超进行了全面排查,引导他们提前对生鲜灯进行更换。
如今,《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实施已有一个月的时间。《民声》记者随机走访了主城区几个规模较大的农贸市场,发现所有生鲜销售摊位均已换上了白光灯。
西海岸农贸市场商户:自从新规定颁布后就全部没用了。
城恒三产融合发展有限公司西海岸市场项目部经理 赵永刚:接到市场监管局的通知后,我们马上就告知所有熟食商户,把原来的生鲜灯全部改成白炽灯。市场的这些商户也非常配合。我们的市场管理员也每天进行检查和督促,一旦发现马上喊他们进行整改。
生鲜回归“素颜”,消费者纷纷点赞禁用“生鲜灯”的举措。“肉看得更清楚,买得更放心。”“这样是看到比以前要好一点,以前看不清楚。”
在走访中,《民声》记者发现,部分商超、水果门店仍然不顾“禁令”,违规使用“生鲜灯”。在某超市生鲜售卖区,紫红色灯光照在生肉上显得格外新鲜,当记者询问为何还在使用“生鲜灯”时,超市方表示还未来得及更换。
超市安全主管:前期用这种灯稍微有点泛红。现在我们是进了两种灯,对比哪一种好一点,确定下来就全部更换。
在街边的流动摊点、倚车售卖点,“生鲜灯”的使用更为常见。记者调查了解到,一些流动摊贩对禁用“生鲜灯”一事并不知情,有人甚至不清楚什么是“生鲜灯”。
流动摊贩:
“不知道这个叫生鲜灯。”
“我们在网上买的专门水果用的灯。打灯要亮一点。不亮的话,买水果的人就觉得有烂的,亮一点能让消费者看得到水果的好坏。”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生鲜灯”禁用令实施后,流动性较强的经营摊位“换灯”信息的告知和管理难度较大。当记者在采访交流中告知新规已经施行时,不少使用“生鲜灯”的流动摊贩表示会尽快更换。
根据《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从2023年12月1日起,商家违规使用“生鲜灯”且拒不改正的,可由县级以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给予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消费者如果发现有商家利用“生鲜灯”等照明设施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可拨打12315进行投诉。
记者:张衔肸 李小龙 廖浚铭(实习)
编辑:杨璐宇
校对:杨孟霖
审核:瞿霞
*《民声》专栏是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要求打造的民生栏目,栏目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以“协同发力”为措施,持续推进解决市民急难愁盼问题,宣传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民声热线:0812-3666666。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