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户端
  • 微博
  • 公众号
  • 数字报
当前位置:首页

看花城

详情

民声 | 看花城·回访①:减去学生重负 回归教育初心

来源:攀枝花市融媒中心 2024-01-19 18:56
45

本文由攀枝花市融媒体中心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2023年上半年,市纪委监委根据群众广泛投票评选,结合日常监督检查情况,重点整治涉及食品药品安全、交通出行、医疗、生态环保、教育、乡村振兴、养老、社保等七个领域十个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和群众利益最为贴近的具体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看花城》栏目近期对“十大民生突出问题”进行回访,监督工作开展,展示治理成效。

2023年10月,市融媒体中心《阳光问廉》栏目对“十大民生突出问题”中的学生“双减”问题进行了曝光。

点击下方视频播放完整节目↓↓↓

在直播中,市教育体育局嘉宾表示,对曝光的问题要一查到底,立行立改。那么,这段时间以来,我市中小学校在“双减”上都做了哪些工作呢?记者进行了调查回访。

在攀枝花市第二初级中学,九年级11班的同学们正在上一堂化学课,内容是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操作台上奇妙的化学反应引发了全班同学的极大兴趣。大家积极提问,大胆质疑,现场学习氛围十分浓烈。

市二中化学教研组长、教师 米春: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创中学,提高学生实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在作业布置方面,不同于以往的千篇一律和大量刷题,“双减”后学生的作业量明显减少,但教师在作业设计上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却明显增强。

“自从‘双减’以来,我们学校安排了很多有趣的活动,玩得很开心,也学到了很多物理知识,我知道了物理原来也是那么有趣的。”“‘双减’政策实行以来,我们在学校每天的作业量大大减少,使我们在学校的听课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市二中的学生对“双减”带来的变化有切身体会。

丰富多彩的课堂和作业设计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教师引导学生团队协作、探索问题解决方法,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市二中教务科副科长、教师 徐顺民:“双减”以后,我们的作业也变了,更加注重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老师留的作业也不一样,有的重基础,有的重拓展。一个班40人的话,有时甚至会细化到三种不同层次的作业。

我市教育系统“双减”工作推进的关键是“提质增效”。推进“双减”,不仅要体现在课堂上,还要体现在课后服务质量上。目前,我市很多学校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不仅满足了家长需求,还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个性多元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们生活中很多事都跟数学息息相关,对不对?”“种地跟数学有什么关系呢?”每周三下午的课后融创课堂,是市实验学校金江校区学生们最期待的活动。学校各学科老师将学生带到“阳光农场”,采用全学科融合的方式,通过种植、养殖、烹饪三种教学课程开展主题式、项目式、体验式教学活动。

市实验学校金江校区执行 校长  陶玲予:“双减”背景下,我们学校开设了融创课堂“1+N”模式,“1”是指阳光农庄劳动实践基地,“N”是指各学科,各学科指的是语数外音体美等学科,再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实践育人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劳动品质。

截至目前,我市“双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作业设计不断优化,课后服务质量持续提高,校外培训更加规范。下一步,“双减”改革将继续推进,让教育回归校园本位,回归育人本质。

市教育和体局基础教育科 科长  卿大海:我们举办了首届“金沙踏浪”“双减”教育研讨会,组织开展了全市作业管理和设计大赛,成立了56个市级学科作业设计专家团队,开展了“减负提质”拉练活动和27场市级培训。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统筹协调,确保“双减”工作落地落实,联合相关部门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检查力度,规范办学行为,为共同富裕试验区建设贡献攀枝花教育力量。

记者:代道远 刘谋虎 何虎

编辑:杨孟霖

校对:杨璐宇

审核:瞿霞


*《民声》专栏是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要求打造的民生栏目,栏目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以“协同发力”为措施,持续推进解决市民急难愁盼问题,宣传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民声热线:0812-3666666。

反映问题请点我

45

分享至:

精彩推荐
JINGCAITUI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