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花城

民声 | 看花城·行动:十年的“马路市场”去哪儿了?

本文由攀枝花市融媒体中心原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一个“马路市场”存在近10年
一个月后却消失不见
《民声》记者走进西区探寻
城市管理与“烟火气”如何两全?
【往期回顾】
2023年12月19日,《看花城》栏目关注了西区东盟国际商贸城旁的“马路市场”。在这处已经存在近十年的“马路市场”,商贩以路为市沿街摆摊,行人走上公路与车混行,几十米长的道路显得格外拥挤。(点击查看完整报道 民声 | 看花城·关注:马路市场的隐忧与出路)
西区清香坪街道金沙社区党委书记 刘秀华:这个市场确实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它在一个坡道上,人流量增大后,车辆在行进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最新进展】
报道播发后,西区有关部门立即行动,加强了对这处马路市场的整治。2024年1月22日,记者再次来到这里,看到沿街摆设的摊点不见了,公路变得宽敞通畅,干净整洁。
“我们去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告诉大家在这条公路上占道经营是非常危险的,绝大部分商贩也对我们的工作表示支持和理解。”西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股股长周芯羽告诉记者,在此之前,西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社区以及东盟国际商贸城在以路为市的商贩中开展了大量劝导工作。
“从不认同、不理解,到理解支持、规范经营,我们要给商户点一个大大的赞。”西区清香坪街道金沙社区党委书记刘秀华则表示,在劝导过程中她被商户的配合与支持所感动。
除了对商贩进行解释、劝导,赢得理解支持外,西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和清香坪街办还积极与东盟国际商贸城进行沟通,逐步完善商贸城内便民服务点的相关硬件设施,引导商贩进驻经营,让“马路市场”搬离马路。
西区东盟国际商贸城物业公司经理 陈燕:路边的摊位现在已经全部挪到市场里来了。现在设施还有些不足,我们逐步进行调整、完善。
目前,东盟国际商贸城内的便民服务点已经施划了摊位,增加了照明设备,加强了卫生保洁。市场内经营有序,前来购物的市民络绎不绝。
让“马路市场”的商贩走进正规市场,不仅消除了道路安全隐患,还盘活了闲置的市场。下一步,待市场获得收益后,管理方将投入资金持续完善市场设施,为市民提供更好的购物环境。
市民:现在通行畅通,虽然买菜要多走两步路,但更安全了。
西区清香坪街道金沙社区党委书记 刘秀华:现在马路干净整洁,车辆通行更加安全。也为文明城市创建和卫生城市创建起到了很好推动的作用。
接下来西区综合执法局将联合有关部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对已设立的便民服务点进行改造升级,为商贩和市民营造安全、规范的市场环境。
西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股股长 周芯羽:现在整治的效果已经出来了,初期我们还是会有人定点值守在这里,后续逐步移交给东盟国际商贸城的管理单位。
文明劝导、柔性执法、疏堵结合、长效治理,存在近十年的“马路市场”消失了,取而代之是更规范更舒适的便民市场。这背后,有西区相关单位的通力配合,也有辖区市民和企业的理解支持。通过此事,《民声》记者感受到:城市管理不仅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更多更深入地去了解百姓需求,才能给大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记者:周红
编辑:杨璐宇
校对:杨孟霖
审核:瞿霞
*《民声》专栏是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要求打造的民生栏目,栏目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以“协同发力”为措施,持续推进解决市民急难愁盼问题,宣传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民声热线:0812-3666666。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