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曝光轮播图

民声·看花城 | 追踪:自建房纠纷究竟该如何解决?

5月14日,《民声》栏目报道了东区梁女士因自建房归属问题与房东产生纠纷一事(民声·看花城 | 关注:自建房到底归谁?👈点击查看原文),瓜子坪街道新民路社区曾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但因房东拒绝到场,问题一直无法解决。6月17日,梁女士再次找到《民声》记者,表示希望社区能够再次组织一次调解。
梁女士告诉记者,1999年,她在瓜子坪街道新民路60号、62号门面房背后修建了两间房屋用于自住,面积大约有五、六十平方米,但没有办理临时建房手续。2006年,梁女士一家搬往别处,将自建房对外出租过一段时间。后来,空置的自建房被60号、62号门面房的第三任房东刘先生长期占用。
今年3月,梁女士几经辗转联系到刘先生,双方就自建房归属问题产生了纠纷,派出所在调解的过程中,刘先生出具了一份2014年与第二任房东签订的二手使用权房产交易合同,其中载明新民路60号、62号属于临时建房,无房产证,甲方所售使用权房屋建筑面积50平方米,包括楼上两间门市和楼下四间住房。
刘先生认为,他购买的使用权房屋包括梁女士所称的自建房。但梁女士认为,如果是这样,面积就远超合同载明的50平方米。
在新民路60号、62号门面房,记者看到一间是正在营业的理发店,另一间大门紧闭。因无法进入内部查看情况,50平方米的面积问题也无从得知。记者试图联系门面房的第二任房东,了解更多卖房信息,因没有联系电话也只能作罢。
随后,记者陪同梁女士来到瓜子坪街道新民路社区,社区工作人员现场拨打电话联系现任房东刘先生,希望对方能出面进行调解。
刘先生在电话中告知社区工作人员和记者,此事没调解的必要,可以走法律程序解决问题。
在调解无果的情况下,梁女士究竟该怎么办,20多年前修建的自建房能拿回来吗?随后,记者跟随梁女士来到了四川攀法律师事务所进行了咨询。
除了通过打官司解决问题外,律师还建议梁女士,可以继续向街道和社区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通过相对平和的方式来化解纠纷。
《民声》栏目将持续关注。
*《民声》专栏是贯彻落实市委关于“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要求打造的民生栏目,栏目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以“协同发力”为措施,持续推进解决市民急难愁盼问题,宣传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民声热线:0812-3666666。
反映问题请扫下方二维码
↓↓↓
攀枝花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报道
编辑:李青梅 何俣
校对:贺欣
审核:喻薇

分享至: